《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刊发冯志礼署名文章:领导干部如何识别和防范“政治骗子”

发布时间:2023-05-16 11:18:17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期刊

2023年第4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刊发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署名文章《领导干部如何识别和防范“政治骗子”》。

全文如下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注意查处那些为了提拔重用而投机钻营的领导干部,以及被“政治骗子”利用的人,也要严厉查处那些编造所谓“上面有关系”谎言行骗、污染政治生态的“政治骗子”,决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过去一段时期,白恩培、秦光荣等“关键少数”带头违纪违法,云南政治生态曾一度受到重度污染,选人用人风向标“偏航”,致使一些“政治骗子”在云南地界上大行其道,游走于体制内外装神弄鬼、招摇撞骗。一些领导干部上当受骗、栽了跟头的荒唐事件屡见不鲜。这种现象耐人寻味,值得重视和警惕,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识别和防范。

一、“政治骗子”的行骗手段和表现形式

“政治骗子”是权力异化的“怪胎”,是不良政治生态的“衍生物”,是官场“潜规则”“亚文化”下的毒瘤,更是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中的寄生虫。“政治骗子”的存在,表明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从查处的案件看,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背后隐约可见“政治骗子”的身影,他们四处结交领导干部,抓住一些领导干部不轨之念精心布局、故布迷阵,获取非法利益。尤其是“政治骗子”平时见缝就钻、撒网围猎领导干部,每逢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变动频繁,更是粉墨登场、异常活跃。他们行骗手段多种多样,表现形式林林总总。

故弄玄虚,乔装“政治能人”。一些“政治骗子”为了骗取领导干部信任,深入研究领导干部“心术”,说话言语中谈及的都是高层领导,开口闭口说的都是所谓的“内幕消息”,作出一副与高层领导走得近、是高层领导身边人的姿态。有的为了加深其“非同一般”的印象,吹嘘跟领导交往的故事,当场给某某领导打电话,使自己成为“神秘人物”。商人苏某,利用奔波于北京和云南两地刻意包装自己,装作手眼通天、无所不能,以所谓的背景深厚,迎合一些领导干部“攀高枝”的心态,运作项目,运作工作,运作干部。

自我包装、虚构背景。一些“政治骗子”通过自我设计,打造有来头的“人设”,编造自己深厚的上层关系和政治资源,营造一种来历不凡的假象,处心积虑地与领导干部交往,费尽心思经营朋友圈、社交圈,招摇撞骗拿项目接工程。何某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妹”,她利用一些干部攀权附贵的心理,包装和神秘化自己,以在特定场合与领导合影的照片示人,并通过中直单位的熟人,帮在京出差、学习的本地干部联系买票、看病等一些具体事务,让人觉得她“在北京太厉害了,什么人都认识”。她凭着“神秘”的身份,广泛结交云南省各级领导干部,故意让人产生有关系、人脉广的错觉。

虚张声势、以假换真。一些“政治骗子”不管在哪里都是一副“钦差大臣”做派,言必称与某某重要领导多熟悉,用已经发生或社会上广为流传与高级领导干部有关的故事为背景,通过虚构把自己幻化为事件当事人。有的根据自身经历或道听途说得到的信息,通过编造特殊经历,伪造特殊部门、单位证件等方式,制造一种背景特殊、能量大的假象。白某就是这样,他以故事演绎的方式包装自己,借用军车军牌、现役军人抬高自己,以“开军车”“有警卫”形象示人,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领导干部,甚至谎称自己是中央派到地方的隐蔽战线人员。经过一系列的吹虚和运作之后,“白主任”的身份在一些干部心目中得以树立,使得一些心存不轨、想走捷径的干部对其趋之若鹜。

身份“贴牌”,假冒关系。一些“政治骗子”自称“朝中有人”,利用与中央领导或者本地重要领导干部同乡、同姓甚至同名,伪造身份,冒充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女、亲戚、朋友、同学、身边工作人员等特定关系人行骗。白某原本只是一名普通技术员,在某个公共场合偶然认识了某州市政协领导,在与其的交往中了解到他是省政协原主席的老部下后,就打着州市政协领导侄女的旗号,千方百计找到政协主席家,经常看望、拜访;在对外交往中,则谎称是省政协主席外甥女,对外大肆炫耀、混淆视听。还从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介下载、剪贴各类有关领导的信息,整理成“领导信息宝典”,把掌握拼接的信息作为“侃侃而谈”的资料,彰显其与某某领导十分熟悉,甚至是亲戚关系,骗取他人信任,伺机招揽项目、捞取钱财。

神秘莫测、装神弄鬼。一些“政治骗子”利用个别领导干部敬神、信教等心理,用封建迷信去迎合个别领导干部空虚的灵魂、贪婪的欲望、逐权的野心。有的自称有特异功能,伪装成“风水大师”“算命大师”“改运大师”;有的假冒宗教人士,利用特殊身份掩护,借口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仕途顺利、改写命运、提拔晋升等,他们深谙人性心理,以三寸不烂之舌,既口吐莲花又讳莫如深,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一些领导干部由于三观不正,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不知不觉落入骗子的圈套。比如,骗子王某利用秦光荣信仰缺失、搞封建迷信的特点,声称精通风水相术,秦光荣对此深信不疑、十分崇拜,向云南有关领导打招呼关照其生意。王某在审查中供述,自己没有任何特异功能,但为了迎合秦光荣的喜好,获取秦光荣的关照,故意在交往中装神秘。

二、“政治骗子”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政治骗子”的种种表演,终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噱头。一些“政治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并不是其骗术有多高明、“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恰恰在于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太低级”。

部分干部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是“政治骗子”长期横行的根本原因。有的干部官迷心窍,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热衷政治投机,不想通过个人努力换取组织和人民的认可,反而习惯于投机取巧、搞攀附、钻圈子、找靠山,妄图得到贵人的帮助“抄近道”。有的大势不谙,正道不明,将党内同志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被提拔后,不是感恩组织培养,而是“官拜公朝、谢恩私门”。有的缺乏基本政治常识,对政治纪律的要求置若罔闻,将政治谣言当作贴近领导、攀附邀功的资本。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在不良的政治生态中受到污染,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随波逐流。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干部在与“政治骗子”交往过程中,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半推半就之间步入骗局。有的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与一些“政治骗子”交往无害,在一起无非是吃个饭,殊不知当了提线木偶却浑然不知;有的并不是冲着“政治骗子”的饭局而去,而是冲着他喊来吃饭的人,或者是觉得他背后有人,得罪不起。凡此种种,根本原因都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本”和“根”动摇了。摆脱“政治骗子”围猎,最根本的是要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政治风骨,对党忠诚老实。

不良政治生态影响,是“政治骗子”产生的重要土壤。地方政治生态受污染,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骗子”就会随之而生。过去一段时期,云南政治生态曾不断遭受重创,原“一把手”带头违纪违法,用人导向扭曲,官商不清,不良政治生态导致政治掮客多、“政治骗子”多。置身于不良的政治生态中,有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得不到提拔重用,善于投机攀附的人却平步青云,使得一些干部看到的是“政治骗子”、政治掮客“办事灵验”。久而久之,许多干部对这些政治生态乱象“见怪不怪”,出现了“思想之乱”“意识之乱”“价值观之乱”,形成严重的“破窗效应”。

“政治骗子”的存在,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一些地方干部管理和选拔工作存在漏洞、风气不正。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风向标”。正道被堵,邪路就会大开,选人用人“风向标”弄乱了,“政治骗子”就会蜂拥而至。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一些干部心术不正,不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而是处心积虑投机钻营,干部工作中充斥说情、打招呼之类的庸俗关系学。如果一个地方“潜规则”代替“明规则”,就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原本能凭实绩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也被“逆淘汰”,被迫找门路、攀关系,进而给“政治骗子”提供更多生存空间。

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中的亚文化,是“政治骗子”得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云南,天然形成的地理特点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内部差异极大,反映到政治文化上,一些党员干部有“天高皇帝远”的政治潜意识。这种“边缘政治”和信息不对称也给“政治骗子”提供了运作空间,一些“政治骗子”利用干部攀附心理搅动地方政治生态,背后延续的就是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惯性。

法律法规约束不足,也是“政治骗子”多发的重要因素。现行法律法规在打击“政治骗子”方面存在一定空白,还没有“政治骗子”的说法,且大部分“政治骗子”不是党员或公职人员,也不属于监察对象,如果骗子只是夸大其词、过度许诺,查处时就有难度。有的骗子在相关领导干部被查处后,受到的影响不大,原有的伎俩、行骗手段仍继续使用。同时,现行的党纪党规中也没有针对“政治骗子”的专门规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大多也是按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来定性,在调查取证上,固定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相对较难,加之在查办相关案件过程中,受骗的领导干部大多不愿意主动提及被骗,而证实被骗行为有时也需要“政治骗子”出面作证,导致在实践中一些骗子没有被及时追责,大多是以其他罪名比如行贿罪等被追诉,且量刑多数偏轻,让人产生“‘政治骗子’行骗罪轻甚至不会受追究”的错觉。

三、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识别和防范“政治骗子”能力

领导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尽管受到“政治骗子”欺骗的是极少数,但“政治骗子”的行径会严重污染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大量案件说明,骗子就在身边,考验就在眼前,领导干部稍不注意就会掉入“陷阱”、成为“猎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识别和防范“政治骗子”能力,避免成为被骗的“下一个他”。

坚定理想信念。信仰坚定,方能百邪不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本”。铲除“政治骗子”的治本之策在于从源头上加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堤坝。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认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带头拥戴核心、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对“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必须认真贯彻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多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少搞些个人盘算、拉拉扯扯,多一些夙夜在公、实干担当,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缝可钻、无计可施。

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气不彰,歪风邪气必然蔓延。政治生态好人人受益;政治生态差人人受害。政治生态是人的生态,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当好良好政治生态的构建者、维护者,始终保持自身廉、自身正、自身硬,始终做到在风浪考验中立得住脚,在诱惑、“围猎”前定得住神,在严峻复杂斗争中保持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营造不看履历看实绩、不看“唱功”看“做功”的选人用人风气,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杜绝“带病提拔”或以虚假政绩捞取政治资本的现象,绝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绝不能让“眉毛上流汗的人”成为“眉毛下流泪的人”,坚决防止一些干部“接天线”“抱大腿”“吃快餐”“走捷径”。良好政治生态也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反对和消除山头主义、帮派文化、圈子文化等庸俗腐朽文化,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

织牢织密监督网络。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干部缺乏监督就会“霉变”,也更容易落入骗子的“陷阱”。有效防范“政治骗子”,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必须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推动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监督,紧盯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时刻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思想腐化堕落的领导干部,教育引导有“病态”倾向的领导干部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坚决阻断“政治骗子”的污染链条。必须深化选人用人工作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行使用人权的监督,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校正选人用人“风向标”,增强“透明度”“公信力”。

增强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对“政治骗子”也不具备天然的识骗防骗能力。必须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以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为载体,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纯粹的忠诚、更加牢靠的担当,学出更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洁身自爱、公道正派、坚守底线。必须正确认识和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敬畏组织、感恩组织,“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自觉远离和抵制“拜官公朝、谢恩私门”的官场“潜规则”。必须主动接受监督,把监督当作组织的信任、厚爱和保护,当作“政治福利”“政治保健”来珍惜,进一步强化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全面接受监督的意识,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和成长。

加大对“政治骗子”的惩治力度。“政治骗子”对地方从政环境的破坏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对查办案件中涉及的“政治骗子”,该立案的坚决予以立案,该处理的坚决作出处理,让骗子付出相应代价。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办的“政治骗子”典型案例,通过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剖析“政治骗子”常用的伎俩,揭露诈骗手段,消除行骗空间。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形成预防惩治的合力。